经济增长

2019年重振经济的四种办法

“那曾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得以转移痛苦。而我们抓住了机会。”

2016年全民公投后,一位脱欧相关人员的声明反映出许多人在全球化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双重压力下所感受到的挫败感。全球经济的变化从未如此迅速,过去“输家”也从未对“赢家"感到望尘莫及。因而,人们产生强烈情绪也并不出乎意料。

尽管最近几十年,许多发达经济体从全球化与技术进步中获得了巨大收益,但他们也经历了中产阶级的“空心化”阶段。许多部门市场集中度愈来愈高,这意味着雇主将越来越少、员工手中的权利也越来越小,更意味着生产率增长将与工资增长脱钩。

美国收入下降的部分流入了员工手中。 Image: Brookings

在许多新兴市场中,情况则有所不同。对于数字科技,人们态度相对乐观,因为它能为人们提供信息、市场、服务、就业机会,让企业能够蓬勃发展,进而帮助平衡竞争环境。但是,随着过去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尚不清楚它将被什么取代。当前,新兴中产阶级已经开始担心他们的下一代是否也能取得成功。

社会中的信任支柱之一在于:一种让人们觉得生活在变好而不是变糟的感觉。但是,在太多经济体中,人们觉得下一代面临的机会正在缩减而非增多。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已经切断了我们曾经熟悉的“参照点”,给我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不安全感——而这将助长民粹主义势头。

找寻共同目标

在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中,同时管控全球化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中心重点在于充实一种新的社会契约,进而重建共同目标、恢复基本经济安全感。

换句话说:我们怎样才能确保新科技能让人类、让经济蓬勃发展,而不是播下分裂与不满的种子?问题的答案注定不会简单——想要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对关键挑战、相关证据基础以及一系列应对方案有共同、客观的理解。但事实上,我们往往缺失的正是这种共同的决策框架。

在年会之前,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未来理事会新经济议程、新社会契约与新指标,在一系列基本价值观、意识形态与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力求采用跨学科方法确定2019年所面临的经济挑战、客观列举应对方案。这些方案中,有一些是完全敌对的,有一些则有重叠部分。这份综合报告的结果发表在本周发布的《塑造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新经济》白皮书中。

报告重点关注四项问题:

我们是否需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是什么构成了经济价值——以及这样做的实际途径是什么?

随着数字经济逐渐成型,它引入了一些新的“价值创造”维度,而这些维度并没有完全融入传统概念与指标,特别是新型资产与经济活动均尚未得到较好理解,消费者福利(及损失)的新来源也未得到充分衡量。维基百科将知识公开化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数字科技入侵私人生活所造成的损失是什么?另外,所获利益如何分配、到底谁在经济中真正创造价值等问题仍亟待解决。

对于重新思考经济价值这一问题,有五种方法可以考量:1)辨识并阐释一系列新型无形资产;2)调整或补充GDP内容以说明数字衍生价值;3)调整消费者福利、福祉以及社会价值衡量标准;4)关注有关分配以及分类数据的新指标;5)重新思考价值的基本定义,强调创造价值与寻租行为之间的区别,重新考量公共与私营部门共同创造的市场。

我们是否需要解决在线平台所带来的市场集中化问题——以及如何在担忧与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

因为数字平台的出现,它为我们提供了新型服务、更多的选择、更高的匹配速度以及更低的成本,也正因如此,数字平台已成为消费者利益的来源。数字平台可以通过提供营销渠道、信贷、物流等基本服务来促进新型业务进入市场;由于可以提供为雇员、雇主提供更多信息,数字平台还可以提高职位匹配率,进而为雇员、雇主带来切身利益。但是,与此同时,市场力量的规模与集中化会抵消其中部分好处,并对创新、质量以及分配结果造成潜在影响。

针对在线平台所带来的市场集中化问题,有五项解决方案,各项方案均从不同角度审视在线平台:

1)改进并调整现有法律法规,但不得从根本上改变,因为在线平台与其他商业业务并无不同。

2)制定新指标,以此衡量在线经济中市场集中化所带来的影响。

3)利用科技,进而减少市场准入壁垒。

4)鼓励开发替代产品。

5)彻底改革监管框架。

我们是否需要积极主动地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在当今经济背景下,这一行为具有怎样的含义?

科技进步正在急速改变工作任务分配制度——有些工作将由人类操作,有些工作则交由机器与算法执行,因而,全球劳动力市场正在经历重大变革。倘若管理明智,这些变革将为人们带来好工作、高职位、优生活的新时代;倘若管理不善,这些变革则会带来进一步不平等、两极分化加剧的风险。虽然,人们对于如何管理4IR(第四次工业革命)所造成的工作流失存在广泛争论,但是,有关是否应该/如何更好地创造就业机会的观点却极为有限。

针对这一问题,有如下五项解决方案:

1)通过关注IT、绿色能源、教育以及保健等优势行业来刺激就业增长,进而在此过程中塑造更具凝聚力的社会。

2)改善教育及技能,将二者作为维系、创造就业的关键途径,培养能够发挥人类相对优势的技能。

3)关注并充分利用生态系统,进而为创造就业提供适当环境,包括公、私营部门中政策及行为的转变。

4)制定新指标,以更好地了解新型劳动力市场。

5)确保新工作具备高质量特点, 为新工作形式(包括在线工作)找到双赢方法。

我们是否需要重新构想社会保障体系——这样做又面临哪些选择?

在发达经济体中,随着越来越多人面临流离失所、工作得不到保障、低收入、工作机会不均等等问题,与正规工作、稳定就业合同相关的社会保险政策的效力正在逐渐耗尽。而在发展中经济体中,工作从很大程度上讲是多样的、非正式的,科技进步也似乎会延续这一趋势,并提供额外的灵活就业机会,这就让人们思考:未来的社会保障制度究竟会是怎样?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员工在向“新工作时代”过渡时需要大力支持,但对于这种支持的深度、广度以及到底谁是关键利益攸关方等问题,仍存在极大争议。

针对这一问题,有如下六项解决方案:

1)加强并改进现存方法,如改进就业法、改善工会的公民空间等。

2)关注新型融资模式以及社会保障收入。3)有效利用商业解决方案的潜力,如利用金融科技解决方案解决工作人员时常遇到的收入波动问题。

4)开发社会保障福利中的灵活性与互操作性。

5)探寻精密安全保障的潜力。6)引入普遍或条件性的基本收入与服务。

下一步何去何从?

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扇独特的窗,一扇机会之窗,让我们有机会塑造新经济,进而为子孙后代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扇窗不会一直敞开。一旦窗口关闭,新经济趋势——以及其所释放出的社会力量——将会被彻底封锁。

上周,齐聚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各界领导人将就多个棘手问题进行探讨。明年,论坛也会为一系列解决方案提供平台,以便进行方案测试、分享最佳实践经验、扩展解决方案,并就最佳行动方案达成共识。我们邀请您的加入,希望您能对新经济中所出现的新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等问题提出想法。

请联系我们CNES_DialogueSeries@weforum.org

作者:Saadia Zahidi,世界经济论坛常务(执行)董事,新经济与社会中心负责人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翻译:张欣蕾

编辑:万鸿嘉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经济增长及社会包容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经济增长及社会包容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更多关于 经济增长
查看全部

破除24小时经济的四大误解,构建城市新愿景

Saiful Salihudin and Andreina Seijas

2025年11月15日

Making the Green Transition Work for People and the Economy

关于我们

  • 我们的任务
  • 我们的历史
  • 领导团队
  • 影响力
  • 北京代表处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5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