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如何让全球化4.0为所有人服务

和许多千禧一代一样,我早上在通勤路上浏览手机里的短信、邮件和新闻。新闻让我了解了支持远程协作的机器人背包,也知道了数百万委内瑞拉人逃离贫困和暴力的事情。

新闻每天都在提醒我们,世界仍然存在分歧和不平等。随着数字革命转变工业运作,当前的地缘政治挑战变得更加复杂,我们似乎正在等待一些不可避免的“火花”来激起柏林墙倒塌以来最大的全球一体化浪潮。

像以前的全球化浪潮一样,“全球化4.0”好坏参半:一方面有利于经济增长、缓解贫困,另一方面容易引发政治危机和更严重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如今,进一步全球一体化的结果好坏还是未知数。

政治分歧空前严重,全球恐怖主义的威胁依然存在。致力于团结各国的机构可能面临崩溃(见英国脱欧)。对千禧一代来说,经济机会尚不确定:我们相信我们可能没有掌握未来工作所需的技能。如果我们不为全球化4.0做准备的话,就有可能加剧这些问题。

我相信如果千禧一代能够按照我们公平、平等和可持续性方面的要求塑造全球化4.0,它将具有积极的变革力量。根据2017全球杰出青年的一项调查,51%的30岁以下人士认为“人人均等机会”对于自由社会来说是最重要的——甚至比工作保障更加重要。

20世纪90年代的最后一波全球化浪潮是一些国家摆脱了贫困。然而,这些国家以及包括美国在内的经济大国,收入不平等正在加剧。其他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正在期待着下一轮全球化能带来好处,但有可能为几代人的不平等埋下隐患。成功的全球化4.0能够实现国际和国家内部的兼容并蓄和公平增长。

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但是这里有一些应该优先考虑的实际问题。今天的优先关注是为了明天做准备。

1. 投资以加强地方和区域经济

更大的全球一体化不代表只有全球城市受益。我们应该积极建立有弹性的地方和区域体系以参与下一波全球化浪潮,确保各区域拥有合适的教育、就业和基础设施组合,以创造和保持当地就业机会。以加纳体面工作方案为例,它以地方为基础,可以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相关阅读
2. 创新教育机构,积极缩小技能差距

到2022年,全球至少54%的员工需要进行重新培训以提高技能。我们不仅需要支持人们获得未来五年工作所需的培训,还需要培养年轻人的适应技能以应对未来20年的不同工作类型。新西兰正在实施一项国家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在充当消费者的同时成为数字创造者。

3. 关注最弱势群体

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将对一些人产生巨大的影响。全球和地方机构需要推进普遍和有针对性的战略,以改善每个人的生活。在Feeding America计划中,我们在美国各地提供慈善营养食品,同时部署了一些项目,重点是让食品安全性特别低的地区的人能更容易地获得食物。

4. 停止气候变化

在前一波全球化浪潮中,气候变化问题还没有那么迫在眉睫。现在这个问题将对脆弱的地区和人们产生巨大影响。如果本可用于加强地方经济和教育的资源不得不转用于减轻气候变化的代价,全球化4.0所带来的挑战将会更加复杂。大约50%的30岁以下的人认为气候变化是最紧迫的全球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早日得到解决,当我们担任全球领导者时,可能已经为时已晚。

5. 致力于公平的全球运动

要推进上述优先事项,实现更大的公平,将需要进行一场比现在更加协调的全球运动。很多企业、非政府组织、倡议团体、学术界甚至个人都具有前所未有的全球影响力和影响公平结果的能力。千禧一代可能会“奖励”参与此运动的企业,他们更愿意在推动社会福利的企业工作和购买

而没有按照这些优先事项行事的国家有可能在下一波全球化浪潮中失利。千禧一代准备好引领公平增长,我们这一代的关键时刻便是点燃全球化4.0的“火花”。

作者:Julia Luscombe,Feeding America战略计划部负责人。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翻译:张丽莉

责编:万鸿嘉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教育、性别及工作的未来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教育、性别及工作的未来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5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