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孩子的近视?让他们多去户外吧
对青少年儿童近视问题的关切近来被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8月30日,中国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为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和相关部门等都提出了要求,包括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改善校舍视觉环境、组织学生强化户外体育锻炼、建立视力档案,以及对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多个部门在各自领域联合发力的要求。
这一行动背后的推动力是中国国民长期以来的视力问题。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发布《国民视觉健康》白皮书,称2012年的统计显示中国有屈光不正的患者人数为5亿左右,其中90%以上为近视,约4.5亿人。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如果不采取强有效的干预措施,到2020年我国全国人口近视发病率将达到50%,高度近视人群将达到7000万人。
这其中,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居全球第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相关报道中指出,目前中国小学生近视比例为45.7%,初中生近视比例为74.4%,高中生近视比例为83.3%,大学生近视比例则高达87.7%。
对此,《实施方案》制定的具体目标是到2030年, 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不少媒体重点报道了《实施方案》中有关电子产品和网络游戏的规定,比如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电子产品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国家新闻出版署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以及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长等。
根据一项关注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使用情况的报告显示,目前小学生“拥有自己手机”的比例达64.2%,初中生为71.3%,高中生为86.9%。一份对长三角沿海地区儿童的调查显示,约32.4%的城市孩子每天近距离使用电子屏幕1至3小时,少数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达到 每天3至5小时。
单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控制青少年儿童的“屏幕时间”应注意重点,引导他们合理利用数字世界资源,不在毫无增益的信息堆里浪费时间,当然还要远离不利于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内容。不过,除了“屏幕时间”,《实施方案》里还有其他有益措施值得讨论和解读。
首先,让你的孩子“少玩手机多看书”并不能缓解他们的眼疲劳。无论是看书、刺绣、看电视、画画、还是盯着电子屏幕,只要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都会引起眼睛疲劳,这是眼科专家们都同意的观点。但是,目前全球学界对于近视以及电子屏幕的直接因果关系尚未达成一致。很多用户在长时间看电子屏幕后报告眼睛有“酸涩、疲劳感”,这是因为人们在看电子屏幕时被视觉因素所吸引,眨眼不够频繁。眼科专家的建议是,在需要保持高强度用眼时,每20分钟要休息20秒。
《实施方案》中要求的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规定书面家庭作业上限、缩短寄宿制学校学生晚上学习的时间、对课桌椅高度进行调整等措施,能够减少学生近距离用眼的学习量,其重要性不亚于“屏幕时间”。
其次,虽然已经有证据证明儿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能够降低近视率,但这背后的原因并不仅仅局限于“远眺”那么简单。今年发表于美国眼科学会学术期刊上的一项以台湾学生为对象的追踪研究显示,参加补习学校每天超过2小时会增加儿童近视的风险。研究者表示,这可能是因为近距离用眼增加(参见上文),但也有可能是因为户外时间缩短了。
2007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加州500多名8至9岁视力正常的儿童,发现与近视风险强烈相关的唯一因素是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2015年,由中山大学研究团队主导的一项针对中国儿童的研究显示,连续3年每天至少增加40分钟户外活动的一组学生比另一组的近视发病率低9.1%。
一种科学假说是,阳光能够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防止眼球在发育过程中被拉长,从而预防近视。2009年,德国图宾根大学眼科研究机构的Regan Ashby, Arne Ohlendorf 及Frank Schaeffel经过实验发现,处于室外光照强度下的小鸡比正常室内光线下的小鸡近视率更低。在后续研究中,研究者在小鸡的眼中注射了一种抑制多巴胺的药物,阳光带来的效应也随之消失,成为“阳光多巴胺假说”的有力证据。
虽然这一领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它为鼓励青少年儿童增加户外活动又增加了一个理由。那些担心孩子视力的家长们,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没收孩子的电子屏上,鼓励他们多去户外玩耍可能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作者:Karen Liu, Formative Content作家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责编:万鸿嘉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全球健康
分享: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