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技能

为何芬兰能打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系?

在考核数学和科学方面的表现时,美国学生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落后于其他工业化国家,甚至垫底。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ISA)携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定期发布相关数据,发现美国学生的多项教育表现严重落后。

美国学生的表现持续低迷,在此情况下,虽然教育改革的呼声不断,但教育系统基本没有任何提升、改变。现在,很多私立和公立学校所使用的体系和安排仍是农耕时代所创建的,早已过时。这种机械化和装配线式的方法培养了一批批准备不足的克隆工人、群龙无首的成年人和教育程度低下的民众。

所有的高谈阔论都无法改变现在的情况。美国教育体系必须彻底改组,从小学一年级学生到博士生都需改变。我们需要做的,远不止一个善意的明星项目……

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勤奋学习、死记硬背、带着近视眼镜的东亚学霸形象。的确,中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长期位居数学和科学表现排名的前列。

有些权威人士称,美国学生应当接受这种消耗性大脑的模式。努力工作!勤奋学习!别再享受生活!事实和数据从不说谎——这些国家的确比美国做得好。不过,我们也可以走另一条更好、更健康的道路。

对此,芬兰给出了完美的答案。芬兰已实现了诸多智能和教育改革。在过去几年内,一些新奇、简单的改变彻底颠覆了芬兰的教育体系。此后,芬兰超过了美国,并开始大力赶超东亚国家。

芬兰学生是机械地挤进了光线昏暗的房间里苦修吗?不。是在政府安排的标准化考试中饱受压力吗?怎么可能!芬兰之所以能够引领世界,是因为尝试了一些常识性的措施,并营造了追求公平而非卓越的教学环境。以下是芬兰教育体系超越美国、问鼎全球的十大原因。

没有标准化考试

和我们印刷般的思维敏感性一样,标准化考试能够全面地检验学科理解程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答题卡上填涂一个个小格子、回答事先准备好的问题确实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理解该课程。但很多时候,学生学习只是为了通过一场考试,而老师教学的目的也只是帮助学生通过考试。学习本身被抛弃了。

芬兰不设置任何标准化考试,只有国家升学考试,供学生在高级中学(相当于美国高中)毕业前自愿参加。芬兰所有学生的成绩都是由老师根据个人表现评定,而全面进步的考核则由教育部通过不同学校的样本组调研完成。

教师问责制(非强制性)

在教育方面,很多批评都指向了老师,在某些情况下理当如此。不过在芬兰,教师标准设置得非常高,以至于人们往往没有理由建立严苛的“评分”体系。针对教师问责制,芬兰教育部主管、《芬兰道路:世界可以从芬兰教育改革中学到什么》作者Pasi Sahlberg表示:

“在芬兰,没有任何关于问责制的说法……问责制只会在责任缺失时存在。”

Pasi Sahlberg

在芬兰,所有老师入职前都必须获得硕士学位。教学项目是全国最严格、选拔难度最大的。如果老师的表现不佳,那校长就会采取相应措施。

学生-老师这种概念是由师父-徒弟模式演化而来的,因此断不能提炼成官僚检查和标准化测试。因材施教是非常必要的。

合作,而非竞争

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看来,教育体系里充满了达尔文式的竞争,但芬兰并不这么认为。Sahlberg引用了作家Samuli Paronen的一句话:

“真正的赢家从不竞争。”

Samuli Paronen

很有趣的是,这种态度却让他们成为了国际舞台上的引领者。芬兰的教育体系从不设置人为或主观的荣誉奖学金,也不评比表现最佳的学校或老师。这儿没有竞争,只有合作。

基础知识至上

很多学校的教育制度都过分关注于越来越高的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对数学和科学的深度理解,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快乐、和谐、健康成长,及其学习环境。很多年前,芬兰学校教育制度还存在迫切改革的需要。

芬兰的教学项目聚焦于向基础知识的回归。学生不用去追求高分,也不需要加剧竞争,只需要推动教育环境的进一步公平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起,芬兰的教育家就开始坚守基础知识至上的原则:

  • 教育应当是消除社会不平等的工具。
  • 所有学生享受免费学校午餐。
  • 拓宽医保获取渠道。
  • 心理咨询。
  • 个性化指导。

在公平的合作环境中培养个体乃是芬兰之道。

入学时间晚

芬兰人还调整了一个小细节:让孩子们七岁入学。在被强制教育禁锢之前,他们有足够的自由时光享受童年。这项举措的目的很单纯,即让孩子们拥有美好的幼年时光。

芬兰学生只需要参加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级或16岁之后的课程都是自愿参加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一种释放性的理想状态。虽然并不一定属实,但很多国家的学生都表示,他们像是被困在了牢里。为此,芬兰减轻了这种负担,转而让学生拥抱真正的世界。

提供传统大学学位之外的专业选择

目前,美国的教育渠道极其滞后、一成不变。学生被拴在K-12教育(美国基础教育)中,不停地换老师。每个年级都在为下一个年级做准备,以最终升入大学,而大学的目的依然是为传送带上的下一项宏伟目标做准备。实际上,很多学生都没必要为了一个没什么用的学位上大学,也不需要笨拙地找什么使命感、甚至欠下大量债务。

为了解决这一窘境,芬兰提供了一种介于大学教育和中专、职业课程之间的选择。对于求职者来说,这条路和求学之路都很专业,也都令人愉快。

在芬兰,学生可以参加三年制的高中来备战决定大学录取与否的升学考试。这往往取决于学生在“高级中学”期间掌握的专业特长。

接下来就是职业教育,即提供各种职业训练的三年制项目。如果学生想要申请大学,他们可以选择参加升学考试。

芬兰学生起床时间晚、课业压力小

对学生来说,一大早起床、赶公交、骑车、参加早间和课外活动都属于巨大的时间陷阱。此外,有些课从早上6点到8点就开始,困倦的老师还得应付一群无精打采的学生,委实不合理。

芬兰学生的上学时间一般是早上9点至9点45分。研究表明,上学时间决定了学生的福利、健康和成熟程度。此外,课间时间、午休时间也很长。芬兰的整体教育体系并不是为了向学生大力灌输信息,而是旨在创建一个有利于全面学习的环境。

老师的连续指导

芬兰学校的学生和老师数量较少。老师无法在大教室里对着一群不认识的面孔讲课,同时一对一地帮助学生进步。因此,芬兰学生可以长期不换老师,最长可达六年,而老师也可以在此期间担任他们的学校顾问、甚至家庭成员。在这段时间内,双方建立起了信任感和亲密关系,因此可以相互了解、尊重。

对不同人来说,需求和学习方式也有所不同。芬兰老师能在长时间里识别出学生的乖僻需求,因此他们能对其真正负责。芬兰老师能准确地记录并关心学生的进步情况,帮助他们实现目标。老师不需要把学生信息传递给下一任老师,因为根本不存在老师变更的情况。

更轻松的环境

芬兰学校往往遵循一个大趋势,即少一点压力、少一点不必要的管制、多一点关怀。芬兰学生每天只有几门课,而就餐、娱乐活动次数较多,因此上学都是一种享受。此外,学校每天会安排多次15至20分钟的课间,供孩子们舒展身体、呼吸新鲜空气、减减压。

此外,老师也非常需要这种环境。芬兰校园里遍布教室,以方便老师在此闲逛、放松、准备日常事务、甚至是相互社交。老师也是人,也需要休息,唯有如此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他们的才能。

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更少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相比于其他学校的学生,芬兰学生的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更少,每晚只要花半小时就能完成学校任务。芬兰学生没有导师,无需被那些不必要、不需要压力所累。虽然如此,相比于其他在学校、生活天平上大幅倾斜的学生,芬兰学生的表现却更好。

芬兰学生能在校内完成所有任务,不受多余压力的禁锢,同时还能很好地掌握课程知识。不用担心成绩和忙碌活动的他们,能够更专心地钻研他们真正的任务——学习并成长为人。

作者:Mike Colagrossi,Big Think作家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Big Think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翻译:叶枫

责编:张智 万鸿嘉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教育、性别及工作的未来

相关话题:
教育与技能深度地理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教育、性别及工作的未来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更多关于 教育与技能
查看全部

Global Skills Taxonomy Adoption Toolkit: Defining a Common Skills Language for a Future-Ready Workforce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5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