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一张纸巾就能装下整个互联网

Catarina Walsh

将近半个世纪前,全世界整个的互联网只有区区45台计算机,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只要用一张餐巾纸就能够完整地画出来。

在下图中,每一个正方形代表着一个节点(网关)它们共同构成了今天的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ARPANET)的第一代服务器。

1973年9月发布的阿帕网逻辑图。 Image: ARPA/ARPAnet Completion Report

而另外一张地图更是让人们印象深刻,根据地图显示,阿帕网的一些电脑居然跨越了整个美洲大陆才连接起来。

 阿帕网的节点遍布美洲大陆,随着通讯卫星的使用,伦敦和挪威也被纳入网络之中。
Image: ARPA/ARPAnet Completion Report

“巨型网络”的概念由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J.C.R. Licklider 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而这一概念也使得阿帕网(高级研究计划署网络)作为美国国防部项目得以诞生和发展。

阿帕网将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局等科研机构联系在一起。在1973年,随着跨大西洋通讯卫星投入运行,这一网络也将伦敦和挪威联系在一起,成为了第一个全球性互联网系统。

从军用到军民共用

在1973年版网络地图建成后不久,社会学家泰德·尼尔森(Ted Nelson)发布了他的反文化科技宣言《计算机的解放》(Computer Lib),在文中,他提出普通人也有杰出电脑和互联网科技的权利。尼尔森创造了“超文本”和“超媒体”的概念,并让网络连接的概念进一步完善。

在20世纪80年代,ARPANET划分出专门的军用网络和学术科研网络。

从一张纸巾到横无际涯

1990年,万维网诞生并迅速发展,很快就遍及商业和私人领域。鱼线牵的阿帕网不同,这是一个基于“网络中立”理念的分散化和开放的互联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监管互联网的政府应该平等对待所有网站)。

以一个仅供学术研究使用的小型网络为起点,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个横无际涯的数据海洋。在去年,网络索引已经包含了至少4620亿个网页,但是由于网络世界的迅速发展,以及“深网”等隐藏网络的原因,人们已经难以确定互联网的真实规模。

网络,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当年创建互联网的研究者们一定不会想到,即便是他们最疯狂的想象力也无法想象如今的互联网到底有怎样的规模和渗透能力,而互联网的本质仍在不断地发生变迁。

如今,全球网民总数已经超过35亿人,互联网已经变得无比巨大和高度普及,对比1973年的网络,我们根本无法相信它曾经居然能画在一张餐巾纸里。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翻译:达沃斯博客翻译小组·刘博睿

责编:景嘉伊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博客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新兴技术

分享: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5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