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竟然会把我们拖回中世纪?
当今社会,互联网设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它们却无比脆弱。黑客最近通过一个联网的鱼缸成功黑进了赌场。 该鱼缸利用联网的传感器来测量温度和清洁度。 黑客入侵到鱼缸的传感器,然后进入到控制传感器的计算机,再从这些计算机进入到赌场网络的其他部分。 入侵者将赌场中多达10 GB的数据成功转移到了芬兰。
通过这个“鱼缸事件”,我们就可以清楚看到“物联网”设备的问题——我们作为用户并不能够真正地控制它们,也不清楚到底是谁在控制它们(尽管公司的软件设计师和广告客户经常参与其中)。
我最近出版的一本书《拥有:财产,隐私和新数字服务》就着重讨论了这一问题,我们的身边环绕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的传感器。 我们身边的联网鱼缸,智能电视,恒温器,Fitbits手环和智能手机都在不断地收集关于我们和周遭环境的信息。 这些信息不仅对我们用户来说是有价值的,对于想要推销产品给我们的人来说也是有价值的。 由于数据的宝贵性,物联网设备的程序都倾向于共享用户的个人信息。
扫地机器人Roomba自2015年以来的高端型号已经学会自行创建用户住宅的布局图,以便在清洁时能够更有效率。 但据路透社和Gizmodo报道,Roomba的制造商iRobot可能计划与其商业伙伴分享这些私人住宅布局图。
安全和隐私:
内忧不断像Roomba一样,其他智能设备的内置程序也可以与广告商分享我们用户的私人信息,而且使用的是我们完全不知情的的“后门”。 一个被称为WeVibe的色情按摩装置能够用智能手机进行操作,但它的APP暗自收集了用户的使用频率、使用时间,以及按摩器设置,并回传给制造商。当客户发现WeVibe对隐私的侵犯后提出了诉讼,该应用程序同意以高达数百万美元的金额与用户和解。
而软件后门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漏洞。 例如,曾有计算机制造商在其出售的计算机中预先安装了“超鱼”程序。 该计划允许厂商秘密地将有针对性的广告插入到用户的网络搜索结果中。 事实上这一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它在没有得到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劫持了网络流量,甚至包括了那些用户认为安全加密过的网络通讯,比如网上银行和电商平台上的金融交易。
“所有权”之争:外患丛生我们无法控制这些物联网设备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即使在我们购买了这些设备后,它们看起来似乎也是属于制造商而不是我们消费者的。 你可以买下一个漂亮的盒子,里头充满电子设备,甚至可以充当智能手机使用。但公司的观点是,消费者付钱购买的只是的许可证以及使用权,允许消费者使用硬件内部的软件,公司仍然拥有该软件,所以也可以控制这些软件。打个比方,这就好像是汽车经销商卖给你一辆汽车,但又声称拥有你车盖下的发动机。
这种诡异的悖论正在摧毁财产所有权的基本概念。 这就好比约翰·迪尔告诉农民,他们并非真正拥有拖拉机,他们拥有的只是一个使用许可,所以他们不能修理自己的农场设备,甚至不能把它开到私人的维修店。 农民们纷纷站出来反对,但一旦涉及到智能手机,许有些人就愿意交出自己手中的权利了。而且,这些智能手机往往是以付款分期的方式购买,而且会很快被交易出去。
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些制造商正在试图将相同的规则应用于我们的智能家居,智能电视,智能厕所和互联网车辆。
拖回中世纪:封建复辟?
财产的所有权问题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中,国王拥有几乎所有的东西,其他人的财产权则依赖于他们与国王之间的关系。国王分封给领主,农民在领主的土地上工作,农民甚至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农业或其他工具(如木工和锻造)。
几个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和法律制度已经逐渐演变成为现代商业秩序:个人和企业都可以自行买卖物品,也可以拥有土地,工具和其他物品。 除了环境保护和卫生保障等几个基本规定外,政府并么有对所有权附加任何限制性条款。
这个权利体系意味着,任何一家汽车公司都不能阻止我在自己的车上画一个吓人的粉红阴影,或者是在任何一家我喜欢的维修店里更换机油。 我甚至还可以自己改装或修理自己的车辆。 电视机,农场设备和冰箱也是同一个道理。
然而,互联网的扩张似乎正在使我们倒退回过往的封建模式,人们没有权利去拥有每天使用的物品。 21世纪版的封建模式中,科技公司正在使用知识产权法这一旨在保护思想的法律,来控制消费者本以为自己实际拥有的产品。
知识产权管理:不容乐观我的手机是三星Galaxy。 Google控制着Android操作系统以及必不可少的Google内置应用。 Google将Android操作系统授权给三星,三星又对Android界面进行了修改,并将其再次授权给我使用。这种层层授权的观点是Google和三星所坚持的,但事实上三星与许多软件供应商进行了交易,将我的私人数据窃为己用。
我认为这种授权模式是有缺陷的,用户需要掌握修改财产的权利。 我们需要拥有从设备中踢掉广告客户的权利。 我们需要有能力关闭广告商的信息收集渠道,这不仅是因为我们不喜欢被窥视,更是因为这些后门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就像联想超鱼程序以及鱼缸被黑客入侵的故事一样。 如果我们没有权利控制我们自己的财产,就根本不算作是拥有它。 我们只是新封建时期的数字农民,在科技巨头所组成的封建主那儿借来短暂的使用权,但我们明明就已经为这些服务付了费。
即使现在看来,数字化时代的隐私和财产权状况并不乐观,但也还有希望存在。 这些问题很快就会成为相关公司的公关恶梦。 在美国消费者维权法案正在加速推进,并且获得了两党的支持,希望能够在数字化时代恢复消费者的所有权。
近年来,从科技巨头手中夺回信息所有权的行动正在逐步推进。 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认识到,并且严正拒绝这些公司想要做的事情。既然我们已经付出真金白银购买了产品,相应的就应该行使我们使用、修补和修改自己数字财产的权利,而我们也应该支持社会各界的赋权运动。 财产权在我们的文化想象中依然强大,不会轻易凋零。 这种文化想象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窗口,希望我们能接受并坚持这种文化想象。
作者:Joshua A.T. Fairfield, 华盛顿与李大学 法学教授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与The Conversation联合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翻译:达沃斯博客翻译小组·陈达铿
责编:刘博睿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博客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