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

现代奴隶贸易背后的惊人数字

Alex Gray
Senior Writer, Forum Agenda

我们也许会认为奴隶制早已经是过去时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据一个新报告称,全球至少有四千万人被卷入现今的奴隶贸易。奴隶贸易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全球的每个角落。

例如在英国,越南团伙用美甲店掩护他们非法买入妇女并强迫她们劳动、对她们施行性虐待。美国许多公司供应链中的鱼,是贩卖到印度尼西亚的劳工被强迫在恶劣的环境中捕捞到的。

现下的奴隶贸易影响着从战争地区逃出的人们,其中一些人被骗婚,有人承诺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但结果却是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Image: Statista

现代的奴隶制度与人权和劳动权相悖。强迫婚配、强迫劳动和贩卖人口都是一种奴役。尽管现代奴隶制度以多种形式出现,受害者却有着相似之处,他们都受到恐吓、虐待以及欺骗迫使他们进行婚配或者劳动。

强迫婚配

基于国际劳工组织、行动自由基金会和国际移民组织的调查,报告的评估认为在2016年有一千五百四十万人在强迫的婚姻中生活。其中超过三分之一(37%)是童婚,许多人结婚时不到15岁。这些被强迫婚配的绝大多数(84%)是妇女。

强迫劳动

报告也评估出2016年有一千六百万人被强迫成为劳动力,他们中大部分(59%)为女性。他们大多被迫从事佣人、建筑或者制造业的工作。

强迫劳动会以很多种形式出现。其中超过一半的人是因为负债才被强迫为债主劳动。但是受害者常常遭受不止一种形式的胁迫。

将近四分之一的受害者(24%)被告知,如果他们离开他们的报酬会被扣除。三分之一(29%)的受害者自身或者家人受到暴力威胁,16%的受害者遭受性暴力在内的身体暴力。

大约四分之一(410万)被强迫劳动的人被国家借经济发展的幌子不得不从事工作。其中一些人工作了几周,而其他人则工作数年。

被迫劳动者平均来说会工作20.5个月才能够逃脱或获得自由。在2016年的某一时间点上,有480万人受到被迫性剥削。而这些人平均在23.4个月之后才能逃脱或者重获自由。

妇女和儿童受到的影响最严重

Image: 国际劳工组织

受到现代奴隶制影响的人中将近四分之三(71%)是妇女,同时99%的性剥削受害者都是妇女。只有在受国家支持的强迫劳动人数中男性超过了女性。而更令人悲伤的是受困于奴隶制度的人中四分之一是儿童。

地域差异

Image: 国际劳工组织

报告中认为现代奴隶制度在一些地区更容易存在。在非洲,每一千人中就有7.6个人是奴隶制度的受害者。亚太地区次之(每一千人中有6.1个人),欧洲和中亚更少一些(每一千个人中3.9个人)。

同时,报告中承认在一些地区估计的数字是比较保守的,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和美洲,在这些地区数据不易获取,也就意味着有比数据上显示的更多的人受到奴役。

《2016年全球奴隶指数》报告显示,处于现代奴隶制度中58%的人都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中。

终结奴隶制度

报告总结道,尽管每个国家在奴隶制度方面都面对自身的挑战,但是有一些共同的解决方法。例如,将劳动权延伸至非正规经济领域——即人们在没有任何法律保护下按周结算工资的工作方式,这样能够帮助人们避免受到剥削

另外,现代奴隶制度的很大一部分可以追溯到人们的迁移。加强迁移人口管理能够帮助那些被贩卖至其他国家的人。在有着危机冲突的情况下,对抗现代奴隶制度应该是人道主义援助的一部分,报告中说道。

作者:Alex Gray,Formative Content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翻译:达沃斯博客翻译小组·徐嘉莹

责编:刘博睿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博客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人权

相关话题:
公民社会公平、多样性和包容性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人权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A hand holding a looking glass by a lake
众源式创新
现在加入 ,用我们的数字众源平台来实现大规模的影响力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全球议程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您可以随时点击我们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取消订阅。 了解更多详情,请查看我们的 隐私政策.

Engaging Affected Stakeholders: Guidance for Board Members on Human Rights

Co-designing Digital Interventions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with Civil Society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