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正在改变发展中国家,但究竟是变好还是变坏?

Luc Christiaensen
Agriculture Economist, World Bank’s Jobs Group

无论是在今年的G20劳工与就业部长级会议上,还是在互联网的公共讨论中,就业的未来都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然而多数讨论都围绕着发达国家展开,关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将如何取代工作的人类,以及我们要怎样培育下一代人类劳动力。但是,科技的快速发展,会对全球不平等和贫困治理产生怎样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形势又会怎样变化?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分清数字科技影响就业未来的三大不同领域:自动化、互联互通和创新技术。这些领域改变了劳动力与资本竞合、以及反式作用的成本,并改变了经济规模和市场竞争的潜力,更改变了创新的速度。这几大领域的共同作用,将决定新的商品生产方式和服务提供方式,以及未来的就业以何种形态存在。

自动化

自动化机器用机械力取代了人力,大幅改善了生产速度、提升了生产效率。1993-2007年间,仅西欧和美国的机器人存量就翻了三番。而每千名劳动者如果平均多配备一台机器人,就将使得劳动总人口中的雇佣率降低0.18%-0.34%,工资比率则将降低0.25%-0.5%。对于全球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就业市场而言,自动化无疑是科技最能直接影响未来发展的一个领域,因此这一领域也最受关注。

一段时间之内,自动化浪潮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中,还无法造成很大的直接影响。这些国家引进新技术的步伐通常比较慢;然而那些懂得抢占先机的企业,将在这些国家中获得巨大的生产力优势。更有甚者,自动化将可能导致各国国内的劳动力市场趋向两极化,例如在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内部加剧不平等压力等。

然而更重要的是自动化发展的间接影响。如果西方世界的劳动力持续短缺、逐渐被自动化的机器生产所代替,企业就将逐渐放弃在当下人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建设工厂,而是把生产带回发达国家,全盘交给机器。随着大量工业生产需求离开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将被迫面临巨大冲击。同时,过早的从发展中国家撤走工业生产,也将让中低收入国家,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业遭遇灭顶之灾,引发大量的年轻人失业。全世界现有超过一半的极端贫困人口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这一比例预计将于2030年升至2/3。因此,自动化不仅将给非洲,更将为全世界扶贫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互联互通

科技也在改变互联互通成本。互联互通技术正帮助企业获取更多资源、涉足更大市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或吸引从业者投身更具竞争力的新市场。从前,中低收入国家内的互联互通成本大多居高不下,使得工农经营者难以将产品推向国内甚至国际市场。这部分成本的降低,更直接有助于上述国家增加就业机会和劳动者收入。例如,智能手机正成为农民获取市场信息、增加收入的主要信息来源;而在尼日利亚,“Hello Tractor”这一互联网拖拉机租赁平台,正让小农经营户无需承担过高成本,也能享受到机械化的便利。在城市中,优步等共享汽车服务也让从前未得到充分利用的乘客运力得到释放。

然而,尽管迭代式科技发展通常能够削弱长期以来的市场垄断,但其本身在积累了巨大经济体量之后,也会创造出新的寡头企业《2016全球发展报告》指出,网页搜索、移动支付和在线书店等互联网细分市场,已经被少数企业所垄断,绝大多数企业都来自中高收入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将不得不面临在这些领域受制于外国企业垄断的风险。

创新技术

新技术不止改变了我们生产和交流的方式,更让更多人类能够投身于创造和检验新物质和精神的事业中,也降低了发展中国家创新和产品研发的成本和风险。例如,计算机动画已经为印度创造了8万余个新就业岗位;卢旺达偏远地区的医院已经开始用无人机运送血液制品;3D打印更能按需生产具体部件,降低小规模和高精度生产的成本。

毋庸置疑,无论国民收入高低,科技都将逐渐让人类工作的方式向着难以预期的方向变化。我们如今还难以预测未来将如何发展,因为上述三个方面新技术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将影响经济参与者对生产和工作地点、以及组织形态的塑造。劳动力与资本间的相对价格、互联互通成本、以及市场竞争和规模经济学也将因此发生变化。而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中低收入国家推广更多新技术应用,将成为这些国家对抗极端贫困、防止全球不平等状况恶化的关键武器。

作者:Luc Christiaensen是世界银行工作与就业团队的农业经济学家。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与世界银行就业与发展博客合作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翻译:世界经济论坛博客翻译小组·钟源
责编:刘博睿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博客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企业的未来

分享: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