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文化

世界上最强势的十大语言有哪些?

Kai Chan
Distinguished Fellow, INSEAD Innovation and Policy Initiative

现在全球有超过6,000种不同的语言,但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语言各自只有不到1,000人会说。而还有15种语言的使用者加起来,就超过了全球人口的一半。

在一个多语言的全球化社会中,语言是让我们能够与他人交流、允许我们参与社会的文化、经济等活动的首要前提。那么哪些语言是最有用的?如果外星人降临地球,它们学会哪种语言最能有效地和地球人充分交流?

为了定义语言的“有用性”,我们需要考虑语言能给我们铺平怎样的道路。广义来说,语言能给我们带来五种机会:
1.地理:旅行的能力
2.经济: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
3.交流:进行对话的能力
4.知识与媒体:消费知识与媒体的能力
5.外交:参与国际关系的能力

所以哪些语言最有用?

基于以上五种机会,我们可以建构一个基于不同领域的有用性,对语言进行比较或排名的指数。语言能力指数(PLI)采取了20个指标以评价语言的影响力(参见下表)。该指数评价的是语言对人类整体而言的有用性,而并非针对受到任何地理环境、人文情况和个人偏好影响的单一个体。这一指数也无法衡量语言和其相关的文化的优美程度和价值。

这一指数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很多指标经常是与民族国家挂钩,而非和语言本身直接相关。此外,单一国家可能对应多种官方语言,而这些语言的使用面和地位的区别也十分复杂。举例来说,即使某一国家中说某一种语言的人很少,这种语言依旧可能成为该国官方语言。其他挑战还包括如何区分语言和方言。因此我们需要一套条理清晰、经得起推敲的方法,将国家要素与和该国相关的语言逐一挂钩(关于这一套方法的说明,可以参见这里)。

接下来的表单列出了语言能力指数最高的全球十大强势语言。英语到目前为止能力最强:她是三个G7国家的主导语言(美国、英国、加拿大),同时大英帝国的遗产让英语具备了全球影响力。英语目前就是全世界事实上的通用语。汉语普通话尽管排名第二,但能力值只有一半。法语凭借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卓著地位排行第三。第四和第五分别是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排名前六名的语言恰好是联合国的六种官方语言,而即便排除掉外交影响,她们也依然排名前六。前十名中剩下的四种语言中,两种来自金砖国家(葡萄牙语-巴西、印地语-印度),两种则是两个经济强国的官方语言(德语和日语)。

为何语言如此重要

对于竞争力而言,语言是一项关键要素。这一指数结果(部分的)揭示了为什么伦敦和纽约是全球两大中心城市。与之相似的是,拥有英语基础的香港和新加坡,比起日语为主导的东京,更能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自然,全球十大金融中心城市有八个以英语为主导语言,也绝非偶然。

英语的强势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一面。英语的地位正在帮助一个全球化社会建立国际交流。但另一方面,英语入侵其他语言并取而代之的“英语化”正在威胁其他较小语言的生存和完整性。例如法国现在正在采取措施,防止英语表述进一步入侵法语。

下图显示的是语言(语言指数)和竞争力的相关关系。竞争力的数据来自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指数,该指数排行前十的国家中,有四个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另外六国中,有五国的英语母语使用者或流畅使用者比例也很高,唯一的例外是日本。

各国家的语言能力指数,是按照该国优势语言使用者占全球使用者的比例进行计算的。各国的指数同样受到了英语人口的补正影响。
Image: 本数据为作者基于《201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进行的计算

语言能力同时可以(部分程度上)解释全球精英想分布。换句话说,全球领袖和塑造者倾向于拥有英语的基础。因此英语普及程度低的国家,拥有的精英人士更少。英语普及程度要比人口、GDP和亿万富翁的数量,更与精英人士的数量相关。因此总是使用英语进行的全球政策讨论,可能忽视那些英语弱国的关切。

抱歉,谷歌翻译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全球化让说英语成了世界趋势。但实时翻译之类的科技能不能抵消学习语言的这种需求、让各语言之间更加平等?的确,翻译科技将是一项重大革新,就像GPS地图淘汰了地图集一样。

然而语言不只是把词汇堆叠起来。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更是人格情感的重要方面之一。

此外,研究证实了多语言使用者能够更批判性地解决问题。类似的是,人们在使用不同语言时,也能展现出不同的人格。简单来说,翻译设备永远不能完全替代人声,也无法带来学习外语的好处。就连谷歌都没能把所有人变成研究者,翻译设备就更不能让我们更了解异国文化、产生共情了。

尽管英语现在主导了全球语言界,未来汉语或者其他语言会不会对其构成挑战呢?这就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2050年最强势的语言是什么语?下表就是语言能力指基于2050年的20个衡量指标得出的预测结果。

现在是不是该把罗赛塔石碑挖出来、重新开始学一门语言了呢?

作者:Kai Chan是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创新与政策倡议的特邀研究员。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翻译:世界经济论坛博客翻译小组·钟源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博客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艺术与文化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艺术与文化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2023年布克文学奖长名单揭晓

Ian Shine

2023年8月18日

2023年国际布克文学奖:获奖及入围作品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