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公众参与部, public.affairs@weforum.org
2023年6月28日,瑞士,日内瓦——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促进有效的能源转型(2023年版)》报告,在经历十年的进步之后,在全球能源危机和地缘政治形势动荡的影响下,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已经停滞不前。报告指出,虽然在清洁、可持续能源方面取得了广泛进展,但由于各国将重点转向能源安全,能源转型的公平性却遭受了新的挑战。公平性是指以公正的方式、可负担的价格获得能源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13版报告由世界经济论坛和埃森哲共同发布,汲取了能源转型指数的观点。今年,为了体现全球能源格局的最新变化,能源转型指数使用了更新后的框架,对120个国家在两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标分析:能源体系在公平性、安全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等维度上的表现;为能源转型创造有利的能源环境的准备程度。今年的报告还首次评估了各国的“转型势头”,凸显了及时推动有效转型、持续取得进步的迫切性。
随着清洁能源投资的继续增加、监管框架的持续完善、技术创新的不断进步和解决气候危机的日益迫切,全球能源转型也呈现了一些长期的积极趋势。过去十年中,95%的国家提高了能源转型指数的总分,中国、印度、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等能源消费大国的进步尤为显著。
但是,从整体来看,能源转型指数得分在过去三年中走向停滞,如此转型速度不足以通过包容安全的方式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动荡的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形势激起了当前这场全球能源危机,迫使各国将工作重点转向确保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但牺牲了普遍的可负担性,抑制了过去十年取得的进步。
过去一年,近半数国家的能源转型指数得分下降了,对弱势消费者、小型企业和发展中经济体产生的影响更严重。此外,能源获取方面的进展增速放缓。按照当前的速度,联合国致力于在2030年前让所有人获得可靠、可负担、可持续的能源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恐难以实现。
“近期能源市场的动荡揭示了能源价格和宏观社会经济稳定之间的深度互联,使得发展中国家可能丧失在能源危机之前在获得可负担、可持续能源方面的发展势头,”世界经济论坛能源和材料总负责人,执行委员会委员Roberto Bocca说。“它进一步表明,要想实现有效的能源转型,就必须在能源安全性、可持续性和公平性等维度上同时取得进展。”
过去十年中,在能源转型的进展方面,发达经济体与亚洲、中东欧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但是,在雄心勃勃的一揽子产业政策、清洁电气化取得进步、技术密集型解决方案助力重工业脱碳和先进核能技术等因素的推动下,发达经济体和中国、印度等大型新兴经济体不断拓展能源转型的边界,因此上述差距有可能再次扩大。多边合作变得前所未有地重要,它能确保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公平、包容的能源转型,让新兴经济体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迟来的追随者。
“过去十年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进步的速度仍然不足以到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埃森哲高级执行董事、全球资源行业部门负责人Stephanie Jamison说。“我们必须转变工作重点,帮助人口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实现更快进步。这些国家坚定地推进脱碳工作,但往往缺乏金融和科技能力,难以充分开发其可再生能源资源。通过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我们就能实现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未来。”
埃森哲高级执行董事、全球战略负责人Muqsit Ashraf补充表示:“实现净零目标的机会之窗正在关闭,各国必须紧急行动起来,构建更加清洁的能源体系。为此,利用物理技术和数字技术,包括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将会变得十分重要。通过突破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的边界,各国各企业就能实现此前难以想象的目标,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升能源安全性和可负担性。”
瑞典(1)、丹麦(2)和挪威(3)位列2023年能源转型指数排行榜前三,并在过去十年中始终保持在前三的位置。尽管他们的能源体系结构不同,但他们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包括高层领导的政治承诺、稳定的监管框架、研发投入、可再生能源的部署力度增大,以及碳定价机制,从而引导投资进入低碳解决方案。
法国(7)是二十国集团中唯一进入前十的国家,紧随其后的是德国(11)、美国(12)和英国(13)。由于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经济体取得了强劲表现,这表明能源转型取得了进展。容易受到天然气价格波动的影响是能源转型实现包容性发展面临的一项风险,近期能源危机及其给财政和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对欧洲国家的影响,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巴西(14)和中国(17)是进入榜单前二十名的大型新兴经济体。凭借充沛的水电产能和在生物燃料领域的领先地位,巴西在能源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获得高分。巴西的可再生能源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投资和产能建设上领先,这得益于其成熟的国内供应链以及培育了电动汽车和能源储存等产业。
为了实现能源转型的长期目标,就需要在当前波动结束后持续保持发展势头。印度(67)和新加坡(70)是仅有的展示了真正发展势头的主要经济体,他们以平衡的方式提升能源可持续性、安全性和公平性。比如,尽管经济持续增长,印度仍然成功降低了经济的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的碳强度,同时还实现了能源的普遍获取,并对电力的可负担性进行了有效管理。
从能源系统绩效的每个面来看,燃料出口国——阿曼(90)、加拿大(19)、沙特阿拉伯(57)和卡塔尔(59)——在能源公平性和包容性维度上居于最高分列。这些国家为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提供了可负担的能源,并利用能源部门推动经济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瑞典和以色列(28)在这项维度上也获得了高分,这主要得益于能够反映成本的能源价格和在低碳技术产品贸易中的领导地位。
发达经济体——美国、澳大利亚(24)和爱沙尼亚(10)——在能源安全性方面得分最高。能源安全性衡量的是能源供应的韧性和可靠性。这一维度的积极因素包括能源结构高度多元化、对燃料进口的依赖性低和能源供应很少发生中断等。作为一个兴经济体,马来西亚(35)的表现引人注目,紧随上述几个国家之后。
报告显示,许多国家——排放量约占全球总量90%以上的国家——正在优先提升能源可持续性,重点实施能够促进能源节约、可再生能源技术、能源储存创新和电网现代化的政策和计划。拉丁美洲在此方面领先,其能源供应的碳强度低,人均排放量低,清洁能源在终端需求中的占比很高。尤其是,巴拉圭(34)、哥斯达黎加(25)和乌拉圭(23)凭借丰富的水电资源,获得了发展优势。
“在应对全球能源危机的过程中,各国也迎来了全新的机会,来降低经济发展的能源强度,提高能源系统的韧性,”世界经济论坛能源转型洞察和区域加速发展总监Espen Mehlum说。“这场危机为我们转变能源系统、应对气候变化这项迫切挑战带来了持续的压力,但也为加速全球能源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参考:
观看论坛视频wef.ch/videos | YouTube | 和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