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和自然的多重危机下,中国企业如何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当前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和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历史时期,如何兼顾保护与发展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时代课题。要想写好这封答卷,理念变革、技术突破和广泛合作缺一不可

Yang Shuping
Chairman and Board Director, CITIC Environment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Chunquan Zhu
Head, China Nature Initiatives, World Economic Forum
分享:
A hand holding a looking glass by a lake
众源式创新
现在加入 ,用我们的数字众源平台来实现大规模的影响力

本文首发于财经

在202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的聚光灯下,有许多话题第一次真正进入人们的视野:首设“健康日”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和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第一个“贸易日”着重讨论贸易如何支持清洁能源和可持续金融的发展;超过130位首相和总统签署首份推进食物系统转型减缓气候变化的声明。

这些议题的交叉揭示了当今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的错综复杂性:环境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问题,而是和人类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国际形势的稳定紧密相连。正如学者们所指出的,我们正处于一个“多重危机”(Polycrisis)时代:当今我们所面临的危机和问题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系列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交织所导致的,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加强的关系。

多重危机的新语境下,时代所需的是更为全面深入的系统性观念和综合举措。“环保”这一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要加强环境保护,还要推进经济增长,更要确保公正转型。当前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和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历史时期,如何兼顾保护与发展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时代课题。要想写好这封答卷,理念变革、技术突破和广泛合作缺一不可。

企业的观念之跃

发展和保护并不是一对互斥选择,也不必然同国家的发展阶段相绑定。在当前阶段,增强发展和保护之间的亲和关系,所急需的是实现企业观念的跃升:变革发展的内涵,阐明保护的价值,从而真正将保护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

自然资本核算——从经济学的视角将自然资源视为一种经济资本,全面评估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能够在此“观念之跃”中发挥变革性作用。对于私营部门来说,自然资本核算可以量化与自然有关的风险,提高企业的未来就绪度,评估和披露企业对自然的影响和依赖,乃至识别新型投资机会,引领行业转型。

2022年12月通过的《昆明-蒙特利尔生物多样性框架》明确提出要将生物多样性及其多重价值酌情纳入国家核算体系;并要采取法律、行政或政策措施,鼓励和推动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确保所有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定期监测、评估和透明地披露其面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风险、对生物多样性的依赖程度和影响。在将于2024年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COP16上,全球各界将一同对已经确定的目标和承诺进行回顾和评估。值此关键节点,企业可以领先开展研究和试点,提高评估和披露的就绪度,寻找自然内蕴的经济价值,引领行业向益于自然的生产和运营方式转型。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行业部门自然受益转型》系列报告,在全球范围内,化工行业通过循环利用、产品创新以及消费者教育能够在2030年前创造2090亿美元的新增经济机会,可持续水管理能带来的新机遇大约在190亿美元左右,而自然保护和恢复也可以创造约130亿美元的新经济机会。

世界经济论坛

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中国经济的腾飞离不开科技创新,中国企业第二增长曲线的塑造依然需要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巴黎协定》发布之时便已表明,如果在制度和技术上做出重大变革,把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概率就会超过一半。

近年来,全球气候科技企业的确发展态势蓬勃。根据《2022年气候技术状况》报告,2022年全球气候科技融资占当年风险投资总额的1/4以上,较2018年初增加近30%,每季度投资在150亿至200亿美元之间。自2018年初以来,全球气候科技筹集的资金总额约为2600亿美元。

数字技术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支撑、催化与赋能的角色,是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抓手。据预测,2021年-2025年,中国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支出将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长,生产运营数字化将成为企业重要减碳发力点。举例而言,中信智慧水务云平台便是以BIM、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智能设备感知厂区生产、环境、状态等全方位变化,建立了“前馈+模型+反馈”的多因子智能曝气、智能加药控制方式,最大限度推动了节能降耗,可节电15%、省药12%。

距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行动窗口逐步缩小,加速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在加大科研投入的基础上,企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需要共同努力为生态环保产业的科技创新打造良好的外部市场条件,包括扩大新技术、新装备在产业中的应用场景,加强技术集成、中试和示范等。

共创全球绿色新可能

多重危机的新语境之下,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进而成为多重危机的一个新维度。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必须逆流而上,打造更加深入、多元、开放的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应该跨越地域和部门,只有这样才能汇集各方的智慧和资源,才能确保行动的及时性和方案的公正性。

在“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的框架下,中国企业也在推动共建区域绿色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比雷埃夫斯港的绿色港口、古伊那的水电站、札纳塔斯的风电、印度尼西亚棉兰市及民礼的自来水供水项目……汇聚了来自中国企业的力量。自然,企业也并不是这条转型路上的独行者,相关政府部门、民间智库和社会团体在共同打造向自然受益转型的优良条件。世界经济论坛的诸多倡议便致力于推进跨地域的公私合作,通过开诚布公地对话达成互信,从而真正推进环保领域的协同增效。

2024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达沃斯召开,全球超过120个国家的2800多位公私部门领袖齐聚一堂,共同讨论推进全球绿色转型的优先事项,包括新能源的消纳、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自然资本的主流化、企业的自然受益转型路径等。

在全新的多极世界中,要想协调全球行动,恢复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增长,必定更加挑战重重。然而,设定共同的目标、制定系统的解决方案,是在复苏的过程中孕育新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加速管理和技术创新、发挥负责任的领导力,是我们能否成功应对多重挑战的关键。在这条充满挑战但必然选择的道路上与各界共勉同行。

本文作者:

杨书平,中信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朱春全,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自然倡议总负责人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分享: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全球议程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你可以随时使用我们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取消订阅。 欲了解更多详情,请查看我们的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会议

媒体

合作伙伴和会员

  • 加入我们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