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医疗系统

超加工食品是什么,对健康有害吗?

超加工食品破坏了食物原料的自然结构,并剥离了许多有益的营养物质。 Image: Pexels/Leigh Patrick

Richard Hoffman
Associate lecturer,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 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
  • 部分国家居民热量摄入的50%以上均来自超加工食品;
  • 有两项新研究表明,超加工食品缺少人体所需营养并不是其损害健康的唯一原因;
  • 研究人员推测,超加工食品会增加炎症风险;
  • 食品如果包含乳化剂、增稠剂、蛋白质分离物等听起来像工业产品的成分,则很有可能是超加工食品。

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超加工食品现在已经占到了当地居民热量摄入来源的50%以上。这种状况令人担忧,因为超加工食品与许多不同的健康问题均有关联,包括肥胖和各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痴呆症)。

超加工食品指的是包含了如乳化剂、增稠剂和人工香料等各种工业成分在内的调制品,这些成分往往通过一系列的工业生产过程混合到食品中。

含糖饮料以及许多早餐谷物都属于超加工食品。其实近年来的某些创新食品也是如此,如所谓的植物肉汉堡,通常由蛋白质分离物和其他化学品制成,以使产品在味觉上能够为人接受。

用于生产超加工食品的大量工业流程破坏了食品原料的自然结构,并剥离了许多有益的营养物质,如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质。

很多人都知道超加工食品对健康是有害的,但一直不清楚是否仅仅是因为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比较低。现在,有两项新的研究表明,超加工食品缺少人体所需营养并不是其损害健康的唯一原因,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才能充分解释超加工食品的健康风险。

炎症风险

第一项研究调查了20000多名意大利成年人的健康状况,发现食用超加工食品数量最多的参与者有着更大的过早死亡风险(无论出于任何死亡原因)。第二项研究则调查了50000多名美国男性健康工作者,发现超加工食品的大量摄入与患结肠癌风险有关。

这些研究的有趣之处在于,即使考虑到饮食营养质量差之后,吃大量超加工食品的健康风险仍然存在。这表明,还有其他因素导致了超加工食品所造成的危害。

这也意味着,通过其他食品获得所需营养物质可能不足以抵消食用超加工食品带来的疾病风险。同样,食品公司试图通过添加维生素来提高超加工食品的营养价值,可能也无法解决这些食品更为根本的问题。

那么,什么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超加工食品对我们的健康如此有害?

上述在意大利进行的研究发现,在饮食中包含最多超加工食品的群体中,人体中的炎症标志物(如白细胞)较多。许多因素都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出现炎症反应,例如感冒或伤口。身体会向免疫细胞(如白细胞)发送信号,攻击任何入侵的病原体(如细菌或病毒)。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炎症反应很快就会消失,但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全身的慢性炎症。慢性炎症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并和许多慢性疾病均有关联,如癌症心血管疾病

许多研究发现,饮食不良会加重体内的炎症,并可能增加慢性疾病风险。既然上述在意大利的研究发现吃超加工食品最多的受试者出现了炎症的迹象,说明炎症很可能是超加工食品增加疾病风险的途径之一。超加工食品中的一些常见食品添加剂(如乳化剂和人工甜味剂)也会改变肠道菌群而带来肠道炎症。

一些研究人员推测,超加工食品之所以会增加炎症,是因为它们容易被身体识别为外来物(很像入侵人体的细菌),因此身体才会出现炎症反应。这种症状被称为“快餐热”,会导致全身都出现更多炎症。

虽然上述在美国进行的结肠癌研究没有确定吃最多超加工食品的男性是否出现更多炎症,但其实炎症与结肠癌风险的增加也密切相关。

也有研究表明,肾功能受损食品包装中的毒素这样的原因也可能可以解释为什么超加工食品会导致如此多的危险健康问题。

由于炎症反应对人体而言就像膝跳反射一样自然,防止炎症的最好方法就是完全拒绝超加工食品。也有证据表明,一些含有大量天然、未加工食品的植物性饮食方式(如地中海饮食)是抗炎的。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不含超加工食品的植物性饮食可以帮助抵御慢性疾病。不过,目前还不知道抗炎饮食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抵消超加工食品的影响。

不过,光是少吃超加工食品可能就已经很难了。超加工食品都设计得非常可口,再加上很能说服人们购买的营销手段,对部分人而言拒绝超加工食品将是一项极为艰难的挑战。

超加工食品不会直接在食品包装上告诉你它们是超加工食品,最好的识别方法就是查看成分表。通常情况下,如果有乳化剂、增稠剂、蛋白质分离物等听起来像工业产品的成分,那么你手上的就很有可能是超加工食品。不过,要想避免超加工食品的危害,最好还是使用天然食材自己来做饭。

本文作者:

Richard Hoffman,赫特福德大学营养生物化学副教授

本文与The Conversation合作发布。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江颂贤

编辑:王思雨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实时追踪:

全球健康

相关话题:
健康与医疗系统深度产业制造业和价值链
分享: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全球健康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Better Together: Building a Global Health Network Economy through Data Collaboration

Centre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C4IR) India – an Impact Journey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 登录
  • 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成为我们的会员
  • 订阅我们的新闻稿
  • 联系我们

快捷链接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站点地图

© 2025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