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um Institutional

为什么中国经济应该转向自然受益型,以及如何实现?

Gim Huay Neo
Managing Board, Head of Centre for Nature and Climate, World Economic Forum
Chunquan Zhu
Head, China Nature Initiatives, World Economic Forum
分享:
我们的影响力
世界经济论坛为 加速 Forum Institutional 行动做了什么?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可持续发展治理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A hand holding a looking glass by a lake
众源式创新
现在加入 ,用我们的数字众源平台来实现大规模的影响力
实时追踪:

可持续发展治理

  • 中国有65%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因自然损失而面临风险;
  • 随着中等收入人群的壮大、消费结构的转变以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固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给中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
  • 世界经济论坛《新自然经济系列报告》对中国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指出,到2030年,15项自然受益型的商业转型将在中国创造1.9万亿美元的商业价值,并创造8800万个新就业岗位。

全球有超半数的GDP总量中度或高度依赖于自然及其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然而,人类活动却不断将气候变化与自然生态系统崩溃推向不可扭转的临界点。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全球风险报告》将气候行动失败、极端天气事件、生物多样性丧失与生态系统崩溃列为未来十年最严重的三大风险。一切照旧的商业模式将不可持续。

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聚焦于在中国保护自然的商业案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报告发现,为了实现碳中和及建设自然受益型的未来,中国企业有能力而且必须发挥关键作用。中国政府、企业、投资者以及公民的通力合作可以铺就通往崭新机遇的大道。

以下为报告中的三个关键要点,助力企业和决策者支持自然受益型系统转型。

1)中国GDP总量的65%因自然损失而面临风险。

过去40年,中国的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20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9000美元,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8%上升到如今的63.9%

然而,作为地球上近10%的植物物种以及14%的动物物种的家园,中国的自然生态系统也为这种指数级的经济增长付出了代价。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红树林面积减少了40%,有超过20%的脊椎动物物种面临较高的灭绝风险。

一个健康的自然生态系统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环境,也会对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积极影响。世界经济论坛这份《中国迈向自然受益型经济的机遇》报告发现,中国GDP总量的65%(相当于9万亿美元)面临自然损失的风险。

城镇化、购买力的提高以及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交织在一起,给中国的自然资本带来了巨大压力,可能会将关键生态系统推向了无法逆转的拐点,最终威胁到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福祉的根基。

2)应对气候变化和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需要协同推进

中国已提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与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并承诺到2030年扭转全球森林砍伐的趋势。但仅应对气候变化不足以保护我们的经济与社会,使其免受未来冲击。同样紧迫的是要在社会、企业和政府间形成合力,共同遏制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丧失。

中国正拥有独特机遇,可以引领全球向自然受益、净零排放和公平的经济转型。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UN CBD COP15)的东道国,中国基于“生态文明”的理念,提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并将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对自然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恢复与可持续管理对于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每年可储存800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中国2019年排放量的八倍。

3)碳中和、自然受益型的经济不仅具有更好的复原力,也能够创造新的商业机遇

这份新报告提出,到2030年,3个关键社会经济系统中的15项转型,有望为中国带来1.9万亿美元的新增商业价值,并创造8800万个就业岗位。

粮食、土地与海洋利用:改变了我们生产与消费的方式

到2030年,这一体系的6个转型可以创造近5961亿美元的额外年收入,同时创造3400万个新就业岗位。

中国有27%的土地已经受到荒漠化的影响,耕地高产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然而,这些与自然相关的风险也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遇,激励企业实施再生农业和其他自然受益型的商业模式。比如,在乌兰布和沙漠,中国的有机乳制品公司圣牧在过去10年中投资超过11亿美元,将沙漠变成了生产有机牛奶的牧场。乌兰布和沙漠现已种植各类树木9700万棵,绿化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

基础设施与建筑环境:绿化我们的城市与交通

据估计,到2030年,中国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可能达75%,远高于2020年的 63.9%。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自然受益型转型带来的商机将会出现。到2030年,这些转型将带来5900亿美元的新增商业价值,同时创造30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

“佛山市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利用创新技术与循环商业模式来应对中国日益严峻的城市固废问题。目前,城市固体废物量每年约达100亿吨,并且仍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南海产业园总面积达30.7公顷,建成了综合可持续垃圾处理系统,其设施可进行污泥干化、垃圾焚烧以及26种主要危险废物的处理等。在不同的处理厂中,资源可以被循环和协同利用。例如,垃圾焚烧产生的电能用于为整个园区供电,垃圾焚烧蒸汽产生的余热可用于污泥干化。

能源与采掘业:保护和恢复自然的同时打造低碳经济

该报告估计,到2030年,能源与采掘业的自然受益转型将带来5860亿美元的新增商业价值,并创造800万个新就业岗位。

举例来说,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关键战略是电动机动车的推广,这会导致对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能源转型的加速以及对某些金属的需求增长,能源与采掘业对自然的压力将会增加。

为应对潜在的环境负面影响,2018年,工信部鼓励汽车制造商承担报废电动汽车电池回收的责任。因此,中国主要自主汽车品牌之一的吉利汽车Geely Automobile)出资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废旧锂电池。2019年,吉利汽车报废汽车材料平均回收率为96.8%,充分展示了汽车电池等汽车资源的绿色制造潜力,在中国及其他地区创造了新的商机。

结论

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应对自然损失,未来可能会付出极高的代价。我们不能忽视这一问题,而且如今发挥商业领导力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在采取行动的企业可以提高自身韧性、增强战略业务优势,并确保创造长期价值,最终获得经济利益。通过世界经济论坛的自然领军者Champions for Nature)社区,我们期待与中国以及全球的公共与私营部门合作,共同引领变革,为当代与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强大、更美丽的世界。

本文作者:

梁锦慧(Gim Huay Neo),自然与气候中心董事会执行董事,世界经济论坛

朱春全,自然与气候中心大中华区总负责人,世界经济论坛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程杨

校对:王思雨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分享: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全球议程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你可以随时使用我们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取消订阅。 欲了解更多详情,请查看我们的 隐私政策.

到2050年,这三种气候灾难将对人类健康产生最大影响

Andrea Willige

2024年4月19日

关于我们

会议

媒体

合作伙伴和会员

  • 加入我们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