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ies in Depth

图解疫情下的春运

火车站的客流比平日还要稀少。 Image: 路透社/Thomas Peter

Tony Munroe
Journalist, Reuters
Muyu Xu
Journalist, Reuters
分享:
我们的影响力
世界经济论坛为 加速 Geographies in Depth 行动做了什么?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中国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A hand holding a looking glass by a lake
众源式创新
现在加入 ,用我们的数字众源平台来实现大规模的影响力
实时追踪:

中国

  • 数据表明,中国农历新年前两周的客运量较往年锐减70%
  • 传统而言,中国成千上万的大城市居民会选择回到遥远的家乡庆祝春节
  • 然而由于疫情,今年可能有近4800万人选择就地过年预计水电油气部门和电影院将会面临需求骤增的状况

一年一度的春运向来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国内迁徙活动。然而由于新冠疫情之下的旅行限制,今年农历新年来临之际,中国境内的客运量相比两年前却是急转直下。

为期七天的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全国性假日,人们一般都会回到家乡,同自己的大家庭团圆。以往,有数以百万计的工人都会在此时回到自己遥远的家乡,有些人甚至需要去到北京等大城市几千公里之外的地方。

来自中国交通部、互联网巨头公司百度和旅行分析公司ForwardKeys的数据均显示,中国14.5亿人当中,今年选择旅行的人口比例骤减。

中国商务部也预计,今年选择留守在中国36个主要城市的居民将比往年增加近4800万人,水电油气公司和电影院将不得不应对陡增的需求。

2021年中国国内旅行比2019年显著减少。 Image: 路透社

根据交通部的数据,农历新年来临前两周内,中国全国客运量比起两年前同期下降了70%。类似的情况亦出现在去年新冠疫情爆发初期。

百度公司基于用户GPS数据发布的旅行指标更是表明,旅行人数较2019年下降了近41%之多。

今年许多人都可能会选择就地过年。 Image: 路透社

从旅行分析公司ForwardKeys发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到,假期开始前两周的机票预订量仅为2019年同期的32.8%,而春节期间这个数字更是低至14.7%。

ForwardKeys的数据洞察副总裁Olivier Ponti表示:“当前我们对农历新年的旅行预测悲观得吓人……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政府出台的旅行限制是如何影响到消费者的订票行为的。”

今年一月,中国政府在新一轮新冠疫情之下力劝民众放弃春节旅行计划,地方政府也随之出台了严格的隔离规定。不过近几天来,部分地区开始放松管控,顿时激活机票市场,南海地区旅行城市三亚更是最为热门。

就地过年消费暴涨

物流和能源公司以及餐馆、电影院等娱乐产业均在紧锣密鼓地为大城市新增的就地过年人口做准备。

根据阿里巴巴影业旗下票房数据追踪平台灯塔的数据,截至2月11日,春节期间的电影票预售额为人民币14.63亿元(约2.2667亿美元),仅次于2019年的人民币14.58亿元。

中国国家电网亦估计,今年春节假期期间,华东地区的峰值负荷将比去年增加约18%,西北和西南地区为10%。

中国南方电网则预计,由于部分工厂将比往年提早恢复生产,中国南方地区的峰值负荷将比去年增加14%。

北京地铁客流有减无增。 Image: 路透社
上海居民节前地铁出行减少。 Image: 路透社

本文作者:

Tony Munroe,路透社记者

Muyu Xu,路透社记者

本文与路透社合作发布,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程杨

校对:王思雨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话题:
Geographies in DepthIndustries in DepthHealth and Healthcare Systems
分享: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全球议程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你可以随时使用我们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取消订阅。 欲了解更多详情,请查看我们的 隐私政策.

Delivering on the European Green Deal: A Private-Sector Perspective

Spencer Feingold

2023年11月27日

关于我们

会议

媒体

合作伙伴和会员

  • 加入我们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