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程文章

探索论坛最新的观点文章、领导人在商业、政治和公民社会方面的及时分析和释疑。

按全球话题、行业或经济体过滤

3,526 文章

中国

“一带一路”倡议迎来10周年,未来应该如何展望?

2013年,中国正式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及互联互通。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周年。

Spencer Feingold

2023年11月27日

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下周即将召开的COP28为什么很重要?

在世界各国领导人和气候专家为在阿联酋举行的COP28气候峰会做最后准备之际,关于全球气候的最新数据成为采取紧急行动的号召。

Pedro Gomez

2023年11月23日

性别平等

“能力”之外:男女之间无法解释的工资差距

哈佛大学经济历史和劳动经济学家Claudia Goldin教授,因揭示了性别工资差距背后因素的开创性研究,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通过搜集了美国200多年来的档案数据,Goldin教授证明了收入和就业率的性别差异是如何以及为何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这项研究“推进了我们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的理解”,这一巨大贡献也使得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最终花落Goldin教授。

Naoko Tochibayashi and Naoko Kutty

2023年11月22日

全球健康

禁烟令:各国如何应对吸烟问题?

2004年3月29日,爱尔兰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连锁反应。就在这一天,爱尔兰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在工作场所全面禁止室内吸烟的国家。这项法律毁誉参半,人们愤怒是因为禁烟场所不止办公室,还包括餐馆和娱乐场所。从那时起,顾客在酒吧、俱乐部和餐馆外的人行道上吸烟的情况就变得司空见惯。

Andrea Willige and Ian Shine

2023年11月21日

生成式人工智能

给数据“投毒”:画师正在如何反击AI?

在生物学意义上,龙葵(nightshade)一词常用来指代一种剧毒的植物。但最近,它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芝加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团队开发了一项名为“龙葵”的数据投毒工具,帮助艺术家反击未经授权使用其作品人工智能。这项发明发表于该团队的最新论文“文本到图像生成模型的快速特异性投毒攻击”中。

Victoria Masterson

2023年11月20日

气候变化

气候行动进程: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巴黎协定》设定了一个跟气候变化相关的目标,那就是将全球升温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1.5摄氏度以内。然而,这个目标前景堪忧。因为欧洲和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已经上升了超过2摄氏度,北极地区的气温更是上升了超过4摄氏度。从目前现状来看,如果还想在2030年前按期实现1.5摄氏度的目标,每年全球的排放量需要减少高达7%。但是这一数字,比受疫情影响异常降低的排放量还要更低。气候变化所面临的挑战愈发加剧。

Patrick Herhold and Trine Filtenborg de Nully

2023年11月17日

气候变化

为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新活力:什么是2024年联合国未来峰会?

深度挖掘

三位联合国专家在总结联合国大会期间在纽约举办的会议的成果时用足球比赛打了个比方,2023年9月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就是“回到更衣室重新制定战略,因为下半场才是比赛输赢的关键”。

Kate Whiting

2023年11月16日

就业及技能

观点:市场不确定性之下,为什么更要保障员工的安全感?

时势变化持续存在,这无可厚非。但一旦这种变化持续带来破坏性后果,其压迫感之重,会让人感到难以承受。当下世界局势纷繁复杂,宏观经济仍旧面临复杂多变的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在此背景之下,全球各地的商业领袖都在努力集中力量应对这些“大问题”,却忘记了办公室这一“小地方”。无论是在之前的顺境还是当下的逆境,企业都必须为员工创造一个能够确保心理安全的职场环境。

Dustin Seale

2023年11月15日

健康及医疗保健的未来

针对年轻人的健康保险前景如何?

传统观念里人们一直认为健康保险是随意、复杂且无趣的,年轻人尤为如此,但现在健康保险正准备进行一场彻底的变革。我们正在见证一场结构性的代际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放弃传统的由国家出资建设的卫生体系(如英国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转而选择更快、更有效、更优质的医疗保健方案。

Aaron Sherwood

2023年11月13日

电力

家中的能源站:虚拟电厂将如何重塑电力供应格局?

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人们对电动汽车、数据中心和空调等设备的需求随之攀升。即使美国的电力需求已经保持稳定未增长的水平近20年,在此宏观背景之下,电力需求也开始无法避免地飙升。但是,以煤炭、天然气或核能发电的传统电厂生产的电力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此外,即使新型电厂不断涌现,这一速度也远远赶不上传统电厂被淘汰的速度。同时,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新型电厂多以风能、太阳能为主,它们的发电量随天气而变化,波动不定,这都会扰乱正常的供电节奏。

Daniel Cohan

2023年11月11日

1 / 236

关于我们

会议

媒体

合作伙伴和会员

  • 加入我们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 2023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