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成后工作”已经过时,“工作中学习”正在兴起

在职场,我们需要具备适应2020年代及未来发展的技能,如使用人工智能、开发软件和管理数据库等。 Image: Getty Images/iStockphoto

分享:
A hand holding a looking glass by a lake
众源式创新
现在加入 ,用我们的数字众源平台来实现大规模的影响力
  • 传统的教育体系未能为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培养合适的劳动力。
  • 基于工作的学习植根于实践而非理论,并在应用环境中开展,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 政策制定者、企业和教育者必须通力合作,开展符合实际需求的培训和教育。

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工作和商业性质的最深刻的一次转变。1975年,纳入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的公司超过80%的市场价值来自工厂等有形资产。如今这一比例发生逆转,超过80%的市场价值来自数据、软件等无形资产。

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是技术飞速发展。生成式AI工具的快速崛起正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社会转向优先考虑绿色能源和碳中和发展;机器学习的使用让数据收集和分析取得了多方面的进步。

这些进展可能大幅提高生产力,甚至推动解决巨大的全球和社会挑战,但同时也可能夺走数百万人的工作。随着生成式AI的崛起,现在有许多人真正面临被取代的风险。据麦肯锡公司分析,全球多达4亿个岗位可能消失。不同职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威胁。Multiverse公司和大数据研究机构Burning Glass Institute的研究显示,高流动、低收入的职业更易受到自动化的影响。

这使本就运转不灵的传统教育体系面临更多压力。学校教授的知识和工作所需的技能之间一直存在着巨大差距,雇主常常因此抱怨。越来越多的商业领袖表示,毕业生掌握了理论,却无法投入实践。新人平均需要经过11个月的入职培训,才能真正开始履行岗位职责。

如今,学校和职场之间的差距愈发明显。职场要求员工具备适应2020年代及未来发展的技能,如使用人工智能、开发软件和管理数据库等。但是,学校仍然停留在教授重知识而非技能的课程,这种教学风格自1990年代以来几乎没有改变。

学校和职场的脱节给人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印象:教育是旅途,工作则是这趟旅途的终点。教育体系给人们提供21年的学习时间,而此后45年的工作时间里却几乎没有机会继续学习。事实上,47%的员工在过去五年中没有接受过任何工作培训

在数字转型的时代,我们需要持续学习。教育和工作可以并行,这不仅为员工持续提供职业指引,还推动公司和社会走向经济增长。这种基于工作的学习植根于实践而非理论,并在应用环境中开展。如果运用得当,这种学习方式能够重点关注工作中最需要的技能,从而促进经济流动。

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学习让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机会,因为教育不再只提供给那些负担得起费用或能从工作中抽出时间的人。如果你在工作中学习,教育就不是有经济手段支付学费的人的专属。不同于课堂学习,基于工作的学习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可以贯穿整个职业生涯,随时按需开展。

在工作中学习的普及将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政策制定者、商业领袖和教育者齐心协力,共同合作。

下面有一些例子可供参考学习。当政府鼓励在工作中学习,企业也会通过行动响应号召。例如,在美国,为学徒工作提供税收抵免的州往往也是学徒接纳率最高的地方。在英国,征税在专业领域和IT领域创造了更多的学徒工作,这些领域对专业技能的需求最为迫切。

公司领导可以采取行动,将技能发展作为其数字转型策略的核心。如果员工没有将投资变现的技能,即使公司购买最好的数据分析软件、大力投资AI工具,也只能获得有限的利益。除了投资技术,企业同样应当投资员工技能的发展。

企业尤其应当再培训那些可能被自动化取代的员工。再培训可以让人们掌握新兴技术,而不是被新技术淘汰。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在内部培养一批了解企业知识、愿意为企业尽心尽力的技术领袖,以节约从外部引进人才的成本。

最后,传统的教育机构应当履行教育职责,更好地将工作场景纳入教学。学校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需要确保课堂教学与外界需求相适应。哈佛大学的“劳动力项目”最近发布了一系列建议,以推动教育者加强课堂内容与职场需求的联系,包括更加重视小组作业、实行带薪实习等。

如果我们将教育和工作视为两个不同的实体,员工技能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企业不能继续把学习看作教育机构的责任,教育者也不能继续无视工作环境的现实需求。通过在工作中学习,我们可以培养出一批拥有职场所需技能的人才,他们能够适应科技进步,蓬勃发展,引领时代;我们也可以推动经济适应未来发展,并满足不断变化的科技需求;我们还可以建设一个美好社会,合适的企业和人才能够应对主要挑战,抓住重要机遇。

本文作者:

Euan Blair,Multiverse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狄陈静

编辑:王灿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分享: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全球议程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你可以随时使用我们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取消订阅。 欲了解更多详情,请查看我们的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会议

媒体

合作伙伴和会员

  • 登录
  • 加入我们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Sitemap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