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未来

为什么亚太地区自然灾害频发

台风“康妮”逼近中国台州。 Image: 路透社/Stringer

Johnny Wood
Writer, Forum Agenda
分享:
我们的影响力
世界经济论坛为 加速 环境的未来 行动做了什么?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环境的未来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A hand holding a looking glass by a lake
众源式创新
现在加入 ,用我们的数字众源平台来实现大规模的影响力
实时追踪:

环境的未来

与十年前相比,人类面临着更多的自然灾害,持续时间更长,而且受到影响的人也更多。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及城市化都是造成灾害数量与严重程度增加的原因,而亚太地区受灾尤为严重。

根据联合国2019年《全球人道主义状况概览》(United Nations’ Global Humanitarian Overview 2019)报告,2014年至2017年期间,来自160个国家的8.7亿人因自然灾害失去了生命、生计或被迫流离失所。

洪水、严重的暴风雨、干旱及其他与气候有关的极端情况造成了全球90%以上的灾害,影响人数众多。

UNOCHA

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急剧增加,从2009年的约470亿美元飙升至2017年的3400亿美元,尽管这两年发生的自然灾害数量相近。

全球各地都有这些极端情况的发生,但某些地区受到的影响比其他地区更大。

极易受影响

亚太国家遭受的自然灾害比其他任何地区都多。2014年至2017年,该地区国家遭受了55次地震、217次暴风雨和飓风以及236次严重洪水的影响,有6.5亿人受影响,造成3.3万人死亡。

易受灾害影响的程度不仅取决于地理因素,还取决于其生活方式。许多亚太国家都有共同的特点,比如人口众多、不断增长,贫困人口比例较高。

例如,沿海地区附近较贫穷的村庄和农场往往缺乏资源来建造足够的海防,因而易于暴露在季风降雨及暴风雨中。强风与洪水不仅会摧毁房屋、牲畜以及农作物,还会污染淡水供应,切断食品与药品的供应。

据估计,当热带气旋袭击孟加拉国东南部的吉大港地区时,有超过13.5万人死亡,估计有1000万人无家可归,这是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由于通讯不畅与缺乏准备,村民们没有收到即将到来的风暴预警。

此外,工业化之下,高密度人口居住在建筑质量差、拥挤的城市。快速的城市化以及不充分的规划使人口密集的城区更加脆弱,尤其是在沿海地区与大河附近。

该地区的环境退化率也很高。在一些地方,伐木或者其它为农业活动清理土地的活动使树木覆盖率的急剧下降,自然保护遭到破坏,还增加了出现滑坡的风险。

非洲东部与南部也受到环境退化与气候变化的影响,那里不稳定的雨季与极度贫困所造成的危害因政治经济不稳定而加剧。

救灾

虽然气候变化增加了极端天气带来的威胁,但人们正在采取很多措施来消除这些危险。

援助机构、政府及地区机构正在努力提高地方的救灾能力。

许多社区都建立了地方与国际通讯网络,以警告人们即将发生的危险。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是在2004年灾难发生后正式启用的,其可在地震发生的10分钟内向国家预警中心发出预警。

各组织越来越依赖计划与数据分析来预测极端天气事件将在何时何地发生,以减少其影响。之前人们对灾害的认识也帮助了筹备有效应对紧急情况所需的援助资金。

红十字会等国际救助组织正在制定帮助贫困村民的计划,助力实现当地经济多样化,村民不再只能依赖自给自足的农作物,从而打破贫困循环。

短期救灾行动为在灾难中生活的人们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与希望。但长期的解决方案在于帮助贫困人口创造可持续生计,减少他们面临的风险,从而降低他们的脆弱性。

本文作者:

Johnny Wood,攥稿人,Formative Content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程杨

校对:王思雨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话题:
环境的未来气候变化
分享: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全球议程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你可以随时使用我们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取消订阅。 欲了解更多详情,请查看我们的 隐私政策.

全球每年约产生5000万吨电子垃圾,这是5种促进电子废物回收的措施

Johnny Wood

2024年3月13日

关于我们

会议

媒体

合作伙伴和会员

  • 加入我们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