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新冠病毒不是中国病毒:别因为本能的恐惧,放弃了共情的能力

恐惧不是克服COVID-19疫情爆发的方法——同理心才是

Lucia Wang
分享:
我们的影响力
世界经济论坛为 加速 中国 行动做了什么?
全局信息
探索和追踪解决之道 中国 正在影响经济、产业和全球问题
A hand holding a looking glass by a lake
众源式创新
现在加入 ,用我们的数字众源平台来实现大规模的影响力
实时追踪:

中国

无论是选择正面应对还是选择逃避,恐惧和避免恐惧都是人类的一个应激机制。不管是漆黑的夜晚还是看不见的病毒,感到恐惧都是很正常的。信息的传播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甚至超过了我们理解信息的速度,从而导致了错误信息的出现。错误信息,再加上由它所引起的恐惧,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仇外、刻薄、责备的心理,并且对中国湖北武汉的人民,甚至是更大范围的亚洲人民产生不利的种族偏见。

尽管其中一些偏见是无意识的——是由错误信息和恐慌所导致的,但可悲的是这些负面反应和情绪早就出现了,长久以来,它们与政治、历史或公共卫生方面的许多论点交织在一起。只是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某些可能早已对各个群体产生了偏见的人便利用公共卫生紧急事件顺利成为了种族主义者,激起了人们更多的恐惧,制造了一个充满恐慌的世界。

我开始意识到仇外心理和种族主义一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长大后,我记得很多带有仇外心理和偏见的事例,而这些例子的主人公甚至是那些你觉得应该会保护你的人——政治家、老师、警察、以及你的同龄人。即使是在没有公共卫生危机的“正常”时期,这也会使人感到难过——因此,想象一下在这段特殊时期中,对于某些人来说,这将会是多么的痛苦。在餐厅吃午餐的时候,我的许多同学会冲我做鬼脸,而且故意避免坐在我旁边,因为“我的中国菜看起来或闻起来很奇怪。”

被视为“病毒携带者”是很多亚裔人现在正在经历的共同处境,也是种族偏见的一个小例子。但是我们不应该因为某些人有着亚洲血统就认为他们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人们缺乏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也缺乏了解它们的兴趣。这种狭隘的观点在各国普遍存在,如果不加以纠正,最终会带来极端后果。在当前的冠状病毒爆发期间,羞辱、抹黑其他种族或民族对抗击流行病毫无帮助。相反,没有意识到在遏制疾病蔓延的过程中团结一致比单打独斗要更有用,而是一味的拒绝接纳那些可能处于疫情爆发前线的人,这造成了一条鸿沟。在疫情期间,我们都是脆弱的,我们是彼此需要的。相互理解、共情可能是与疫情作斗争的最佳方式。我们应该做的是对自己进行教育,避免由于恐慌、恐惧和误解而危害生命。

当我加入全球杰出青年社区时,我立刻感觉到,我不必只凭一己之力进行变革了;加入社区后,我们成为了一个整体。作为全球杰出青年,我们将自己视为一个更大社区的一部分,并且我们相信,只有将各行各业有动力和影响力的人聚集在一起进行积极变革,才能取得进步。重要的是,作为年轻人,我们必须明白如果我们想要实现和平、创造积极影响,那么具有团结精神至关重要。恐惧是自然的,但如果我们想要变革,我们就不能让恐惧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我们中心的成员来自11个国家,其中60%以上的成员是华裔,他们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社区联系在一起。这次疫情爆发使我们感到惊讶,由于我们的经历、背景以及对社区和城市的热爱,我们有时会感到沮丧和无助。我们不想成为旁观者;我们想要成为负责任的领导者,做正确的事。我们聚集在一起,反对仇外心理,为当前局势带来更多的正念、认识和同理心。尽管错误信息、种族偏见和恐惧已经在社交媒体上不断蔓延,并愈演愈烈,引起了公众焦虑和恐慌,但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善用社交媒体。它有助于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分享经验,并分享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认识。而这是我们在公共紧急事件中能够作为社区团结在一起的重要前提。

我们对未来有什么期望?在最新的议程文章中,我们了解了哪些国家为流行病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尽管维护卫生安全是一项集体责任——需要多方利益相关者(政府、公共卫生专家、媒体及公众)共同参与,但我认为,我们应对COVID-19疫情的方式应该建立在同理心、理解之上,根据事实——而非恐惧——采取行动。没有同理心,我们将无法建立起适应性、恢复力更强的社区,更无法做好准备应对下一次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编者注:

#新冠病毒不是中国病毒(#coronavirusnotchinavirus)的活动由全球杰出青年社区上海 II Hub发起,之后,全球各地的其他社区也纷纷加入,社区成员均通过该社区以及个人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相关照片和文章,呼吁大家在应对新冠病毒疫情时充分共情。目前,许多小学生也加入到了该活动之中。

本文作者:

Lucia Wang,上海 II HUB, 全球杰出青年社区

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本文链接

翻译:张丽莉

编辑:王思雨

不要错过关于此主题的更新

创建一个免费账户,在您的个性化内容合集中查看我们的最新出版物和分析。

免费注册

许可和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可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非衍生品 4.0 国际公共许可协议 , 并根据我们的使用条款重新发布。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话题:
中国全球健康
分享: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
全球议程

每周 议程

每周为您呈现推动全球议程的紧要问题(英文)

立即订阅

你可以随时使用我们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取消订阅。 欲了解更多详情,请查看我们的 隐私政策.

“一带一路”倡议迎来10周年,未来应该如何展望?

Spencer Feingold

2023年11月27日

关于我们

会议

媒体

合作伙伴和会员

  • 加入我们

语言版本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 2024 世界经济论坛